《首映》谢幕

20年历史的电影杂志《首映》(Premiere)美国版即将停刊。据说停刊的原因是“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所作的调整”。不过它仍将以电子版形式在互联网上生存,《首映》的各国际版将不受此次“关门”的影响,将在法国等地区继续发行《首映》杂志国际版。
在网站的冲击之下,《首映》杂志在2006年的广告页面同比下降近25%。《首映》杂志从创业至今已经走过了二十个春秋,其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巅峰,发行量曾达到每期60多万份。
面对新兴媒体的挑战,平面媒体势衰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编辑Steven Zeitchik在文章中提到:“现如今,印刷品提前数月对奥斯卡各大奖项归属的预测在上市之时恐怕已经毫无新意,他们面临的风险由此可想而知”。《首映》杂志曾经善长的商业风味的栏目已经在影迷中间没了市场,与此同时,诸如Defamer、TMZ和PerezHilton等网站更善于把握制造影视界满足读者的低级趣味新闻,这是《首映》所不具备的。
《生活》失去希望

2007年3月26日,美国时代集团 (Time Inc.)宣布,《生活》——这本创办于1936年的杂志将于4月份正式停刊。这是这本著名的图片杂志历史上的第三次停刊,这一次败局似乎已经无可挽回,《生活》(Life)失去了希望。
“虽然消费者们依然保持着他们对于《生活》的激情。但由于报业的萎缩和增刊广告前景的黯淡,读者的积极反馈也无法让《生活》以每周增刊的形式获得更多投资。”在一份公开声明中,时代集团这样解释。时代集团指责美国报业的衰败导致了《生活》的没落,以致于在2004年10月,这份杂志变成了随带报纸发行的增刊。即便是作为增刊,三大杂志《游行》(Parade)、《美国周末》(USA Weekend)和《生活》的收入在今年第一季度一下子就下跌了1%、12%和10%。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说:“Life is dead, again”。《生活》将他们庞大而珍贵的图片资源全部放上了互联网,供依然难以割舍的读者们免费下载。
《生活》杂志曾经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摄影师,可是现在,20页左右的内容中大部分都是名人访谈和家居小窍门。“新闻摄影之父”阿尔弗雷德·艾森斯塔特(Alfred Eisenstaedt,著名的时代广场的二战胜利亲吻的拍摄者)、著名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失焦》的作者)都曾是《生活》的签约摄影师。
首家刊发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的《老人与海》、独家代理杜鲁门总统 (Harry S. Truman)的回忆录、并在1969年成功报道了美国的登月计划、拿下了各种各样的杂志奖项,但是《生活》的发行量却始终令人伤透脑筋。从1972年12月8日首次宣告停刊,到2000年5月再次停刊,再到今年4月20日的第三次停刊;标语从经典时期的“看生活,看世界” (To see Life; see the world) 变成了“全美国的周末杂志” (America’s Weekend Magazine),《生活》的风光早已不再。
《少年跳跃》让位

今年2月23 日,日本集英社宣布旗下的《少年跳跃月刊》将在6月停刊,原因是销量不佳。创刊于1969 年的《少年跳跃月刊》从1974年开始月刊化,1991年的月销量达到了150万册,创造了漫画月刊的辉煌时代。但据称现在的月销量只有37万左右。相对老竞争对手小学馆和讲谈社的百万以上销量的月刊来说,《少年跳跃》是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了。
对于出过《圣斗士》、《七龙珠》、《篮球飞人》连载的《少年跳跃月刊》来说,唯一的精神延续或许是《少年跳跃周刊》,它的销量在日本还是名列前茅。尽管月刊与周刊的作品风格与阅读习惯都存在着不同。但一旦读者因为自己喜欢的作品而有了购买周刊的习惯,可能就很少会考虑再购买月刊,随着整个读者群落阅读重点的转移,更热门和有希望流行的作品也就被周刊占据了。
由于售价远远低于成本,出版社又必须以很大的发行量来为杂志上的作品打出知名度,漫画杂志一直都是亏本销售。弥补这些财政损失的方式来自将连载作品集结成册的漫画单行本,这也是出版社赢利的主要方式。对于读者来说,漫画杂志可以让他们更快地知道自己关心的作品的最新发展,同时也可以不断看到新的作品,所以某种程度上说,廉价到几乎免费的周刊和月刊,在整个漫画产业中最大的作用是宣传。(《外滩画报》)
另外如手机一样新型漫画媒体的兴起(用户在手机上就可以付费下载观看最新加入音效的漫画)也对传统的漫画阅读方式产生了冲击。